到亳州旅行花戏楼等古修建时,我想到了一位与安庆和亳州都有所交集的历史人物郑交泰——他是最先将两地“文风”进行对接而形成亳皖文化交相辉映的文化使者。
郑交泰既不是安庆人,也不是亳州人,而是广东香山人。他的仕途履历,先安庆、后亳州。在安庆任职期间,他觉得这地方文风兴盛,很是喜欢。他关注着长江岸边的振风塔,以为文风与此有关。振风塔从明朝穆宗隆庆二年(1568年)开始兴建,于隆庆四年建成。振风塔原名万佛塔,后更名“振风塔”,有“以振文风”之意。郑交泰在安庆怀宁、望江当知县的数年间,做了几件大事,都与“文风”有关。
郑交泰到望江之前,县志已经有五十余年没修了。乾隆三十一年(1766年),郑交泰任望江知县,在多位县绅的请求下,他决定纂修《望江县志》,延请孝廉曹京卖力这件事,正式开馆于乾隆三十三年春,“凡两月而初有成范,未及付梓,郑交泰奉调阜阳,继任周万宁始刊行之。”(《四库大辞典》)
乾隆三十五年(1770年),郑交泰出任亳州知州。他上任后遍察亳州已往在科举考试中的结果纪录,发现亳州这个历史上的文化兴盛之地,明朝以来竟然进士寥若晨星。进士中最著名的莫过于薛蕙(最高官职吏部考功司郎中)。跟安庆比力,可差远了。安庆有父子宰相张英、张廷玉,有监察御史杨汝谷。于是,郑交泰决定建一座宝塔,以振兴亳州文风。安庆的塔叫“振风塔”,亳州的塔取名“文峰塔”。振风塔是文曲星下凡到安庆的天梯,使得安庆出了那么多理学家、大文人。亳州如果有了“文峰塔”,文曲星自然就能惠顾这里了。一如振风塔坐落于安庆古城之南,郑交泰选址亳州城南建文峰塔,并带头捐出自己的“薪水”。据说文峰塔原来只建了五层,因没有钱停工了。直到道光年间,亳州知名绅士何天衢捐资才又建了二层,跟振风塔一样,都是七层。
何天衢还捐资修建了柳湖书院。道光八年(1828年)桐城人方东树,主讲亳州柳湖。他悉心教学,影响空前。他在《亳州题许生诗卷》中说:“风雅嗟难作,吾衰感未平。彼都多令望,之子负时名。地有临涡胜,门高月旦评。奇才谁可拔,英物我方惊。少日新诗满,他年宿德成。因悲杜陵叟,青眼望人情。”
郑交泰任亳州知州时,除了主持制作文峰塔,还做了另一件文化盛事——修纂《亳州志》。乾隆三十七年(1772年),文峰塔建好后,他立即组织文士修纂《亳州志》12卷。
历史对郑交泰的评价是:“交泰性英毅,善听断,能以片词折疑狱,当其平反,虽大吏盛气临之不能夺。”从安庆到亳州,郑交泰均以“振文风”为心理体现,“文章经国之大业,不朽之盛事。”(曹丕语)而文官执法与文风相类,“法立奸胥畏,心清案牍稀。此方经巨浸,轸恤念民依。”(怀宁杨汝谷语)通常多年不能判决的疑难案件,经郑交泰一两次的审理,肯定能够找出其中实情。他曾经在十天内判决释放400多名久押狱中的囚犯,老黎民得以免除拖累之苦,牢狱险些为之一空。
郑交泰任怀宁知县时,南陵知县陈科联因收取6万赃款而被判罪,巡抚下文书让郑交泰审理这个案子。郑交泰发现了陈科联下属和家人作奸犯科的欺诈行为,陈科联应依照“在监视检查上有疏忽”的罪名治罪。郑交泰拿着判决的文稿去回复巡抚,巡抚声色俱厉地责备他说:“你要替你的同乡徇私舞弊吗?”而且把他的文稿扔在了地上。郑交泰俯下身子拾起那份文稿,慢慢地回覆说:“凭据公牍上的纪录,陈科联勒索了五个赈灾的人,现在五小我私家总共欠下了六百余石应该缴纳的谷物,陈科联果真贪婪的话,难道会仅仅索贿六十千就罢手吗?况且陈县令首先捐出了二百石米,倘使他要贪图这六十千的钱,为什么不少捐三十石米,而要费这么大的周折呢?况且我看这件事情,与他的官职没有关系,何须要去徇私舞弊呢?大人原籍浙江,现在隶属于您手下的浙江人不下十多人,平常也未曾对他们另眼相看,现在您竟然用‘对同乡徇私舞弊’的罪名来责备审案的人,为什么呢?”巡抚缄默沉静不语。其时一同进见的有六小我私家,都畏惧得说不出话来,但是郑交泰进退自如,不失法度。第二天,巡抚定案,听从了郑交泰的建议。
几年后,郑交泰担任亳州知州的时候,滁州有一个叫高永威的人,与他的八个同伙拦路抢劫。不久就在定远县抓获了两小我私家,凭据口供,判决五小我私家处以死刑,二小我私家处以流放,一小我私家以披枷杖责来处置而已。有关官员罗织罪名,陷人于罪,以判决七小我私家死刑向上级汇报。不久又抓获了四小我私家,他们的口供与前面两小我私家完全相同。巡抚下文书让郑交泰审理这个案子,郑交泰坚持五小我私家处以死刑的意见,提刑很是恼怒,想用其他的罪名中伤他。郑交泰高声直言,说:“审理案件贵在了解其中实情而已,用两小我私家的性命来换取我这个官职,我又有什么遗憾呢?”拱手高举,行了一个礼,就出去了。厥后巡抚察访到了其中的实情,认为郑交泰是对的,提刑也有所痛恨,向他致歉。
郑交泰善于治理的秘诀是什么?“惟平心静气,以情动之,以理折之,彼即倔强狡猾,第徐与之言,言多必有破败,从其破败追求之,则其情露矣。既毕言其情,令少休,且饮食之,复问。越日,又问。如此,则为真情无疑。”这是他从一位老前辈那里学到的经验,而他内心所指引的,是通达青天的振风塔与文峰塔。